*一個人從世上消失,並不是金字塔頂端的石頭不見,而是底下的無數顆石頭少了一塊哪。(P351)
*「你有珍惜的人嗎?」
……
「只要想到他幸福的模樣,自己也會高興的對象。」
聽到佳男的說明,鶴田默默搖頭,呢喃道:「……我想那傢伙也沒有。」
「現在這個社會上,連珍惜的對象都沒有的人太多了。沒有珍惜對象的人,自以為什麼都辦得到。因為沒有可以失去的事物,自以為這樣就變強了。既沒有可以失去的事物,也沒有想要的事物。可能是因為如此,才會自以為是個逍遙自在的人,用瞧不起的眼神去看那些患得患失、忽喜忽憂的人。但不是這樣的。這樣是不行的。」(P356)
*「你見到你媽,不覺得生氣嗎?」「我跟我媽沒那麼親,親到會生她的氣。」(P244)
*佑一忽地想起小時候,被母親拋下時一直盯著看的對岸燈塔。
那個時候母親說著「很快就回來」,之後就失去蹤影了。佑一相信母親的話。但是不管再怎麼等,母親都沒有回來。佑一心想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。他拼命思考究竟做錯了什麼,但是不管怎麼想,他都想不到惹母親生氣的理由。(P367)
光代不在,這讓佑一難過得胸口彷彿被挖了一個大洞。光代現在也在某處孤伶伶的一個人。佑一絕對不想讓光代嘗到這種心酸。這種痛,只要一個人嘗就夠了。(P368)
*但是,只顧著逃亡的每一天……只能縮在燈塔的小屋裡害怕的每一天……下了雪,兩個人凍得發僵的每一天,我到現在都還覺得懷念。我真的很傻,現在光是想起那些日子,還是心痛不已。
一定是只有我在一頭熱。
就像社會大眾說的對吧?他是個惡人,對吧?只是我自己要喜歡上那個壞蛋罷了。喏,你說對嗎?(P379)
——吉田修一《惡人》(王華懋譯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其實沒有像衝去看《告白》那種動力,也不知道有沒有勇氣一個人去看《惡人》。因為《告白》還有一種「痛快」,《惡人》則是無解的寂寞。
「我跟XX沒那麼親,親到會生他的氣。」這真是世上最淒涼的話了。
《惡人》關鍵字是寂寞,無可救贖的、寂寞。
「出道十年,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:『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代表作。』」這是吉田修一在《惡人》前序給台灣讀者的話。身為創作者能如此有自信的這麼說,真是讓人非常羨慕。
可以和東尼瀧谷比較而論嗎?
回覆刪除或者前者是無法填補「生命空虛」的寂寞;而後者是「寂寞到骨子裏頭」的那一種?
版主回覆:(2010-11-16 23:44:06)
(唉,《東尼瀧谷》整個很「村上春樹」啊。XDD)
說寂寞的話,我想兩者是不同的。
我覺得《東尼》是一種「接受」的狀態(寂寞與生命共存),所以只能有一種「就這樣吧」的心情。那種即使得到幸福也無法解除的內在孤涼,彷彿是一種哲學性的人生課題。
但《惡人》不是,都在掙扎啊,其實好熱情,想要掙脫這種狀態,想要不寂寞、想要不被拋棄、想要付出、想要互相取暖……彷彿不由自主通過「掠奪」與「被掠奪」以獲取愛,如此扭曲、粗暴而內心又如此脆弱。真是讓人痛苦,但卻是有解答的。
前者是東尼後者是惡人
回覆刪除看《惡人》電影最讓我驚訝的是,導演從書上摘出的關鍵句居然和我以上摘出的幾乎一樣!這該說是「英雄所見略同」,還是說吉田修一太容易讓人看穿了XD。總之關鍵句出現的時候我只能說雞皮疙瘩立刻從腳底爬上心口……
回覆刪除‧電影是跟隨小說腳步的。但有些幽微之處要看小說才能真的掌握。看電影最後一段的「凶惡」,不知觀眾是不是能知道那是佑一為了拯救栞才做的?如果看不出來,「惡人」真是徹底的寂寞了。
‧以配樂來說,《告白》勝勝勝XDD。→《告白》電影若有90分,配樂就佔40吧。
‧深津繪里VS.松隆子,影后PK只能說不分軒輊。
樓上瞭解^^。歡迎。
回覆刪除「惡人與告白,喜愛惡人小說,喜愛告白音樂」,同意。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