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錯過

1993.教育部文藝創作獎/1995.《旅行的顏色》

曾有兩度旅行到了山城箱根,但卻始終錯過了一遊雕刻之森國家公園的時機。
一次是因為箱根的雪,一次則是為了楓葉。

所以我開始收集木刻娃娃,不多,大約赴日一行便有一只,做為旅行的一種印記。至於對木刻的興趣,也許是因於原木背後的那個原始綠世界,讓人有著莫名的渴望吧。然而,怎麼總是與雕刻之森錯身而過呢?

其實,與其說是為了雪、或者楓葉等等具體的因素,不如說是因為自己迷戀著梭行列車在山林蜿蜒的滋味吧。利用電纜往上拉拔的梭行車廂,少了嚐雜的引擎動力,使它免於扮演山林怪獸的命運,但也因此顯得步履蹣跚。可是,蹣跚得正好啊,如搖籃一般,讓我攀住窗口在綠浪裡搖擺,冰鎮的山氣混著青草的鮮味,輕巧地竄入我的頸項。越往上走,不論是冬天的積雪,或是秋季裡層次分明的楓紅,都教人故意忘記時間。

所以不捨得下車。
所以總是錯過公園開放的時限。

錯過了,不免遺憾,並且加上更多的想像與期待。可是,在旅途之中,卻往往有著許多不由自主似的,錯過的事總是上演。

譬如今年冬天在札幌雪祭,心裡始終懸念著要去捕捉入夜後以七彩霓虹上了妝的雪雕丰姿,卻是匆匆到達才知熄燈時限已到,搶拍不及,啪一聲,會場的聲色俱熄,我頓時呆立,像是眼睜睜看著一部好片下檔。

又譬如這年的魯汶音樂節。

當然,比利時的魯汶音樂節是年年的尋常往例,不因這年有什麼特殊,不同的只是,這個夏天我正好會在巴黎,並且有前往魯汶的打算。因此一開始計畫行程,朋友便再三叮嚀我切勿錯過這場盛會,她像個盡職的女主人,熱切的盼望遠客浸淫在自家最熱情的場面中。而辜負她的盼望只不過是因為我在巴黎已經累壞了而己,雖然千里迢迢越洋而來,卻甘心就此錯過。後來對於魯汶的印象,始終只是樸素的容止,一直無法勾勒出那個狂歡又不失儀的節慶。

許多時候,總想著自己在旅途中錯過的風景,以及在人生中錯過的種種,彷彿都算是身不由己,又彷彿都是自己假裝不經心的故意而為。好比在狹路上遇見多年舊識,遲疑著該不該招呼,一蹉跎二蹉跎,兩人便擦身而過,將原本可能出現的激情簡化成一個單調的場景,然後「錯過了」就是最有利的理由,接著便咀嚼著無窮無止的憾恨。

忽然覺得因為錯過而造成的遺憾是多麼不值得同情。因為除了天災人禍,人其實沒有什麼真正不可抗拒的理由。

可是我卻依然讓錯過的情節在生活中不斷的出現,特別是旅途。

我想那是因為來自心底的聲音在質問著我:誰說趕上了一定比錯過好呢?也許錯過之所以被蒙上悲戚的美感,是因為人們永遠無法得知另一個結局的真相吧。尤其是在未知的旅途中,也許錯過的一切是本就該錯過的,趕上的盛會卻反而教人寧可錯過。

就像那年我從加州興高采烈的飛抵華盛頓,來不及整頓僕僕衣冠,朋友便說我來得正好,可以趕上明天在紐約舉行的小型校友會。校友會?我充滿興味的想像著,當時尚在校攻讀學位的我,還算不上是「校友」;即使是已畢業,也與留學生校友會無關。而旅行中的插曲正是如此的教人無從防備,但有時驚喜就在這措手不及間。所以隨著朋友興沖沖的準備心情,我也愉悅的預備迎接這差點就失之交臂的聚會。

豈知就因此陷入一場「旅美華人」的魔障之中。

有時,知識分子過分意識了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之後,便散發出一種令人不悅的氣質,在國內是這樣,在國外更形嚴重;因為不在自己的國家,便又加上了一種突梯荒謬。可是陷入魔障的人是不會知道的。

我感到坐立難安。

如果錯過了這樣的聚會多好呢?那場面實在不適合一個旅行者閒散的表情。這湊巧趕上的盛會,像在自然的山水天籟中錯放了幾個拔尖的高音,讓人毛骨悚然。然後我對紐約所有的印象就停留在那些過多的口舌,以及小布爾喬亞的姿態裡,「大蘋果」的豐富在我的記憶中竟只落得個虛名而已。

我於是覺得,因為錯過什麼而抱憾不己,或者因為趕赴了什麼而欣喜若狂,都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二分法罷了。

那麼,對於錯過二字,就能有不同以往的釋然,與如釋重負般的輕鬆。錯過是不得已,但錯過就只是錯過了,無須加諸額外的想像。至於要不要補救,似乎也無須刻意強求,因為我知道,錯過的本身未嘗沒有美景。

在箱根的時候,總是因為貪戀藏身入山的自在而忘卻時間,不僅每每無法如願的走進雕刻之森,甚至連下山趕赴回城的班車都險險不及。有次就真正錯過了原班列車,在等待下班次的空檔,我只能無所事事的在站前的箱根市街閒盪。冬季的夜往往在瞬時之間就來臨了,彷彿眨一次眼,夜色便多一分,路燈便亮一回;而就在這眨眼之際,我看見這白日素樸的市街,魔術般地逐漸蛻變成雍容的貴婦。站前整排的各式溫泉旅館,不論日式的靜謐、歐式的堂皇、經濟型的簡單,都渲染著溫柔的光,安慰著來到山城的疲憊身心;兩旁店家則紛紛熄燈打烊,整條街道是如此的安詳。被眼前景致惑住的我,到此才恍然體會了溫泉鄉的魔力。

而你問我這時刻為什麼會站在這裡,我說是因為錯過了時間。
究竟是錯過了什麼呢?我卻無法回答。

終於搭上列車時,街上行人已稀,有溫泉旅館的燈火陪著我,內心全然沒有不安。車上有一大片的明亮玻璃窗,一發動,玻璃載著窗外景物立刻往前奔馳。而景物終究是留不住的,溫泉鄉的暈黃彩燈在窗上先是唰地幻化成數條彩色光束,後來就被遺留在夜色裡。我看著看著,像是與溫泉鄉有了某種的盟誓,莫名的升起了一種癡心般的感動。

返回東京,早已錯過了晚餐時間,只有往地下街去胡亂覓食。躊躇間,忽然發現了東京難得一見的關西鐵板燒。關西人一向以日本正統美食睥睨著東京人,而這混雜著蛋、肉、蔬菜層層夾疊而成的美味鐵板燒,正是關西地區的驕傲之一。我在店內囫圇吞棗著,覺得這一天真是幸福極了。

如果能不陷泥在錯失的悵惘中,就能發現一些額外的人間風景。而這是年少輕狂時的自己曾無法體會的,總覺得有些事是非要怎麼樣不可,將身心弄得筋疲力竭;也總以為錯過了什麼人就一輩子再也尋不得了,讓自己成日的悵然若失。如今回頭,我只把全部的大悲大喜換成了一個微笑。

我因此容許錯過的情節在生命中存在著,並非為了縱容自己漫不經心的去回應人生,只是讓心靈的眼學習多閱一扇窗,可以在俗成的情緒裡尋找自由。

那天,有人從箱根雕刻之森公園回來,厚厚的一疊相片在我手中。具體的圖像就在眼前,我久久看著,竟有著熟悉中的陌生,它似乎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。而所謂「應該」正是因我的再三錯過之下,去描繪的美好模樣。

我不禁失笑了。

在旅途中,有時我卻寧可有這樣的錯過。大概是因為等待著未知的悲喜,因而豐富了原本無法加諸想像的既定旅程吧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幸運草(5.1更新)

強震後第二天,在家裡看新聞看得心裡悶悶的,決定出去走走。到摩斯喝咖啡時,店員微笑說:「今天日摩斯日。」所以給我一張折價券,然後一包幸運草的種籽。 我有點恍然,因為去年此日在台北我也剛好光顧了摩斯,然後拿到一份厚紙板製的資料夾。拿著幸運草種籽,彷彿撫慰了我的心一般。雖然匆匆離開,我把它帶回台北了。沒有綠手指的我,能把它養大嗎? 卡片打開是這樣的,看見來自各方溫暖的笑臉,以及充滿元氣的蔬果和農民。(對照著剛剛發生的大災難,有種被撫慰又感傷的情緒。)   然後這是栽種的說明(節錄),若冒出芽來我一定Po出來! 另外是,我忘記了,其實我不能帶種籽入境!大家不要出賣我,我不是故意的……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011.3.30 它們現在長這樣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011.3.31 今天是這樣。 有長大。^^ 2011.4.10 今天長成這樣了。   2011.4.25 已經滿月了,它們的樣子。(這個品種似乎跟台灣原生種的醡醬草不太一樣。)   2011.5.1 看到了嗎?出現小小四つ葉!!!  

十二月的開場

說出來的事情就希望自己做到,何況是感謝和歡樂的事,在工作之外的「表演」,沒有比這個更心甘情願的了。從這件事情「成真」開始,就認真覺得不要回到職場空間來,畢竟彼此之間跟原來的空間已經「沒有關係」,而且世代相距甚遠,又各自有工作。所以應該當成一個獨立的社群,我是這麼想的。 沒想到大家也確實努力在幫忙找適合的地方,如果沒有bambi菜菜偽門生的提供我是茫無頭緒的,之後開始勘查、確認,一切很順利的成形。      你們有些彼此不認識,但各自都有與我的「接點」。 momo和小刀,沒有比你們更早的一代了。讓我認真想起2000年的自己是什麼模樣。momo其實我記得「所有」的事:) 雨漣我們是「外遇」的朋友吧,還「同梯」咧(歲末一定要看《 鬼壓床了沒 》!XDD)。 看到菜菜其實很想抱一下(bambi努力上班,我穿了U牌防寒衣「應援」她了),缺一咖的B.O.Y我們淵源好深! 圖片空白的99一切盡在不言中……^^ 天團妹妹最愛我了(←很敢講之我也愛妳們>///<)。 隨時「出沒」身邊的偽門生好盡責的紀錄員! 年末是總結與感謝的時刻,2011年於我來說是驚濤駭浪,但我又多麼珍惜這些驚濤駭浪!儘管許多具體的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,但謝謝陪同我度過2011年的大家,在料想不到的時刻藏在雲端給我很多支持…… 這一天,是給「小朋友」的東京生活完結篇。 雖然真實世界總是不堪,但希望2012都有美好的事物降臨。給我們繼續向前走的勇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題外話是前幾天與Annick、以及前同事聚餐,意外在第一時間見證了前同事的「關鍵時刻」。 「你們比我太太還早知道呢!」(Annick應該樂翻XDD) 非常非常高興參與了前同事的這一刻! 十二月能這樣開場真是太好了。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