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〈散文創作四講――從基本認識與準備出發〉
在所有的創作類型中,題目都是創作整體的一部分,小說和詩因為有美學形式與結構的要求,題目自然被認為具有「創作性」、屬於創作意圖的一部分;散文則因藝術形式自由,又採用自我敘述的方式,題目所扮演的角色常常被忽略。再加上考試或作業的命題,大多指定以散文的形式書寫,所以人們以「命題寫作」來面對散文創作的習慣要高出小說或新詩許多,至於題目,似乎就只是為了給文章一個名字。特別是記敘文如「我的母親」、「我的紀念品」、「童年回憶」……等「平庸」的題目,根本不會是作品好壞的「決勝點」。
事實上,除非特殊需要,真正的創作者有誰會憑空自訂題目而寫作呢?情感的觸發、意念的形成、不寫不快的動力,由內而外推出創作的力量,和訓練有素的「命題反射式寫作」大不相同。不僅如此,進行散文創作後不久就會發現,看起來不過就是給作品一個名字的「題目」,其實並不容易訂,原因是它的意義並不在於「一個名字」而已。
其實,散文的題目雖然「平易近人」居多,也不若詩或小說有時成為藝術「表演」的一部分,但卻是前述「串珠」的那條線——這就是散文題目所暗藏的秘密,背後連結的是作者切入主題的方式、架構的底定,甚至是作品風格的塑造。因此,懂得讀散文的人,從題目就能掌握作者的經營企圖。
譬如大家都熟悉的琦君散文〈髻〉,內容重點以自己童年至中年的眼光,呈現父親母親與姨娘之間的關係。以「髻」為題,敘述主軸一邊緊抓著髮髻走,一邊把髮髻——連接的是屬於女人(母親和姨娘,以及小女生的「我」)的世界、象徵的是女人性情與身分的差異性(古板╱新潮、正房╱側室)、代表的是介於保守與現代之間的時代……一個一個加進來,主線沒亂掉,又成功的利用「髻」的意境與象徵性的命題,豐富了/擺脫了原本可能「平鋪直敘」的命運或「不知該從何下手」的焦慮。這就是作者的散文經營,和創作思路息息相關。
再如簡媜的〈壁畫〉,「壁畫」是壁畫也不是壁畫,是作者用來比喻自己求學時文學院長廊上的諸多窗景,是展現比喻與聯想力的命題,而題目本身就是創作者要給的答案。內容的舖敘從首段「我在台大文學院擁有很多幅壁畫」開始,無論是「畫廊主人」、「看畫展」、「夏之圖畫」等,都十分一體的圍繞著題目所揭示的比喻,並型塑出「活的」壁畫以連接「活的」校園生活,最後用「文學院便是一座羅浮宮」作結,不僅呼應了題目和主題,並清楚傳達了文學院具備的人文精神,以及對自己的意義。
所以,當「壁畫」題目出現的時候,就是散文架構出現的時候了,原本只是長廊的窗景,因「壁畫」的命題一出,立刻呈現了作者的創作思惟。也因此,「無題」二字千萬不可輕率使用,以為自己效法李商隱 ,故弄玄虛,展現藝術手法,其實這是最讓人「看破手腳」的選擇。
不過,「懸疑」手法也是可以運用的命題,譬如張惠菁〈圖書館的雙城現象〉。「圖書館」是大多數人共有的經驗,如何在共有經驗中呈現此座圖書館的特質與精神呢?作者參與了、觀察了,也感受了圖書館在下午出現的特殊「移動」,不僅與當地文化相連結、並散發了知識份子專業與趣味的形象,因此引發創作的意念,而題目所拈岀的「雙城現象」,便是作者展現的書寫策略。
什麼是/為什麼有圖書館的「雙城現象」?恐怕是所有讀者從題目開始就想追問的問題,作者成功引發了閱讀興趣。文章前半一方面述寫圖書館的「正常」氣氛,一方面又看似不經意的插入「圖書館的雙城現象,發生在每天下午四點鐘」、「而圖書館要在每天下午四點鐘,才會發生雙城現象」、「要到下午,圖書館的雙城現象才會發生」、「而圖書館的雙城現象,下午四點鐘才會開始」,作者延續了讀者的好奇與追問,同時非常緊密的圍繞著題旨,一直到答案的出現,文章後半則進入「雙城現象」的人文意涵書寫。在此,同樣的,只要掌握了題目也就掌握了作者的思路,也能看見作者對於散文的經營。
當然,平凡、直接的命題也可行,譬如前述「我的父親」、「我的母親」、「我的家」……等,如果內容本身就有足夠的、豐富的樸素力量,無須任何特殊的藝術手法經營,自然也會有可喜的成績。不過如果經過小小轉化,如鍾文音稱母親為〈我的天可汗〉、簡媜用〈漁父〉來寫父親,皆轉用古意,點出母親的特質與父親的職業,呈現雙重的聯想,在第一步便使作品從同類型之作「跳」了出來。
其實,作者從題目就開始「測試」讀者的閱讀神經,讀者也從題目就開始進入作者的散文「創作」了。
(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2期/2007.8)
在所有的創作類型中,題目都是創作整體的一部分,小說和詩因為有美學形式與結構的要求,題目自然被認為具有「創作性」、屬於創作意圖的一部分;散文則因藝術形式自由,又採用自我敘述的方式,題目所扮演的角色常常被忽略。再加上考試或作業的命題,大多指定以散文的形式書寫,所以人們以「命題寫作」來面對散文創作的習慣要高出小說或新詩許多,至於題目,似乎就只是為了給文章一個名字。特別是記敘文如「我的母親」、「我的紀念品」、「童年回憶」……等「平庸」的題目,根本不會是作品好壞的「決勝點」。
事實上,除非特殊需要,真正的創作者有誰會憑空自訂題目而寫作呢?情感的觸發、意念的形成、不寫不快的動力,由內而外推出創作的力量,和訓練有素的「命題反射式寫作」大不相同。不僅如此,進行散文創作後不久就會發現,看起來不過就是給作品一個名字的「題目」,其實並不容易訂,原因是它的意義並不在於「一個名字」而已。
其實,散文的題目雖然「平易近人」居多,也不若詩或小說有時成為藝術「表演」的一部分,但卻是前述「串珠」的那條線——這就是散文題目所暗藏的秘密,背後連結的是作者切入主題的方式、架構的底定,甚至是作品風格的塑造。因此,懂得讀散文的人,從題目就能掌握作者的經營企圖。
譬如大家都熟悉的琦君散文〈髻〉,內容重點以自己童年至中年的眼光,呈現父親母親與姨娘之間的關係。以「髻」為題,敘述主軸一邊緊抓著髮髻走,一邊把髮髻——連接的是屬於女人(母親和姨娘,以及小女生的「我」)的世界、象徵的是女人性情與身分的差異性(古板╱新潮、正房╱側室)、代表的是介於保守與現代之間的時代……一個一個加進來,主線沒亂掉,又成功的利用「髻」的意境與象徵性的命題,豐富了/擺脫了原本可能「平鋪直敘」的命運或「不知該從何下手」的焦慮。這就是作者的散文經營,和創作思路息息相關。
再如簡媜的〈壁畫〉,「壁畫」是壁畫也不是壁畫,是作者用來比喻自己求學時文學院長廊上的諸多窗景,是展現比喻與聯想力的命題,而題目本身就是創作者要給的答案。內容的舖敘從首段「我在台大文學院擁有很多幅壁畫」開始,無論是「畫廊主人」、「看畫展」、「夏之圖畫」等,都十分一體的圍繞著題目所揭示的比喻,並型塑出「活的」壁畫以連接「活的」校園生活,最後用「文學院便是一座羅浮宮」作結,不僅呼應了題目和主題,並清楚傳達了文學院具備的人文精神,以及對自己的意義。
所以,當「壁畫」題目出現的時候,就是散文架構出現的時候了,原本只是長廊的窗景,因「壁畫」的命題一出,立刻呈現了作者的創作思惟。也因此,「無題」二字千萬不可輕率使用,以為自己效法李商隱 ,故弄玄虛,展現藝術手法,其實這是最讓人「看破手腳」的選擇。
不過,「懸疑」手法也是可以運用的命題,譬如張惠菁〈圖書館的雙城現象〉。「圖書館」是大多數人共有的經驗,如何在共有經驗中呈現此座圖書館的特質與精神呢?作者參與了、觀察了,也感受了圖書館在下午出現的特殊「移動」,不僅與當地文化相連結、並散發了知識份子專業與趣味的形象,因此引發創作的意念,而題目所拈岀的「雙城現象」,便是作者展現的書寫策略。
什麼是/為什麼有圖書館的「雙城現象」?恐怕是所有讀者從題目開始就想追問的問題,作者成功引發了閱讀興趣。文章前半一方面述寫圖書館的「正常」氣氛,一方面又看似不經意的插入「圖書館的雙城現象,發生在每天下午四點鐘」、「而圖書館要在每天下午四點鐘,才會發生雙城現象」、「要到下午,圖書館的雙城現象才會發生」、「而圖書館的雙城現象,下午四點鐘才會開始」,作者延續了讀者的好奇與追問,同時非常緊密的圍繞著題旨,一直到答案的出現,文章後半則進入「雙城現象」的人文意涵書寫。在此,同樣的,只要掌握了題目也就掌握了作者的思路,也能看見作者對於散文的經營。
當然,平凡、直接的命題也可行,譬如前述「我的父親」、「我的母親」、「我的家」……等,如果內容本身就有足夠的、豐富的樸素力量,無須任何特殊的藝術手法經營,自然也會有可喜的成績。不過如果經過小小轉化,如鍾文音稱母親為〈我的天可汗〉、簡媜用〈漁父〉來寫父親,皆轉用古意,點出母親的特質與父親的職業,呈現雙重的聯想,在第一步便使作品從同類型之作「跳」了出來。
其實,作者從題目就開始「測試」讀者的閱讀神經,讀者也從題目就開始進入作者的散文「創作」了。
(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2期/2007.8)
看到圖書館的雙城現象,覺得好熟悉啊。呵呵。
回覆刪除雨漣,
回覆刪除我其實希望我講這些東西就到此為止了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