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散文十講 01/「我」就是我

節錄自〈散文創作四講――從基本認識與準備出發〉

講散文最常碰到的就是散文「我」的真假問題。基本上,創作者並不需要去關心這個話題,因為自己難道會不知道「我」是真是假?有什麼好討論的。而且創作本來就是自由的,可以使用各種手法與形式,好的作品不會只因為它被歸類在小說、散文或其他而失去價值。

但如果你是評論者,或者想對散文這種文學類型多所瞭解,或者想參加文學獎,必定會觸及到這個散文「入門」的問題。 關於散文「真實的我」,一般人會直覺用「那又如何辨明真假?」「難道真假是好壞的標準嗎?」的切入點進行討論,然後問題就變得混亂,逐漸陷入本末倒置的困境。事實上,要站在散文「類型」的制高點,將此「類型」不同於其他文類的獨特性(相對性)區分出來,如此看待「真實的我」才會有意義。

借用楊牧在〈兩片瓊瓦〉中所說:「詩是壓縮的語言,但人不能永遠說壓縮的語言,尤其當你想到要直接而迅速地服役社會的時候,壓縮的語言是不容易奏效的。」先不論這裡面承載的作者「文學使命」觀,我認為這是身為詩人的作者對散文給予的「敬意」與瞭解。

相較於詩的「壓縮語言」、小說的「虛擬語言」,散文是被認同能直接表達意見、能直接訴諸情感的「真實語言」,這便是此文類獨有的特質。也就是說,不是要你去分辨真假,而是要你知道,當作者想呈現「真實我」的時候,會有這樣的文類可以使用與經營,不想呈現「真實我」時,可以去用其他的文類。確定了這個前提,才有機會思緒清楚的、繼續討論散文「真實我」的獨特價值。

有人跟你活在同一個時空,正在體會、或已經歷相同與不同的世代,翻攪著喜怒哀樂,融合著自我的思維,然後經營岀獨特的生命內在與人生品味,這就是散文「真實感」的力量――「我也活在這裡」、「我這樣在面對生活」、「我如此看待這個故事」。閱讀一個時空的散文作品,無疑是當時文人生活最真實/具體的斷代史。

像這種看起來大家都可以「摻一腳」的文類,會被嚴格的挑剔著:抒情或濫情?感悟或說教?因為「大家都一樣活著」,所以,如果散文作者無法經營岀有內涵的、有境界的、不同的但有咀嚼趣味觀點的文字,儘管寫著再多的「生活小故事」,終究會被淹沒在許多人自己也擁有的趣味人生裡,不會/也不值得被留下。也就是說,散文的我雖然就是作者的私我,但這個私我並不等同日記裡的私我,要暴露的並非只是眼觀自我的「肚臍眼」書寫,而是隨之而來的生命思維與體會。而這個「我」在散文創作中也可以是個敘述者,敘述著別人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。

所以,當散文作品被接受的同時,也通常意味著讀者連同散文作者一同接受了,因此散文作者變成意見領袖、心靈導師的機率會比詩人、小說家高很多,受到的「規範」也更高 ,那是因為散文這個「我就是我」的特質所致。相反的,散文作者若不能誠實的面對自己,終有一天會面臨挑戰:虛擬的「真實我」總有一天會走不下去,因為自己會忘記、會改變、會無法接續、失掉生命力。

正因如此,在散文創作的傳統中很難出現「淋漓盡致」的「敗德」書寫,即使有,文末還必須有「我」的正面思索才行,因為「我就是我」的「自我曝光」與「他人檢驗」性,除非作者採用「敘述者」的角色,很難承受「敗德」壓力。

但如周芬伶近年來的散文書寫,將自己人生中「非傳統價值」的種種作為與經歷,赤裸裸地攤在眾人眼前,試煉著、記錄著、也真實提供了某種生命的跨越與找尋答案的過程,包括極端耽溺的奢美、結束婚姻的激爆與難堪、精神疾病的焦躁恐慌、挑戰所謂「母職天性」與「父姓系譜」等等,都在採用散文的體式下,必須毫無遮掩、勇於承擔的,現岀「我」的原形思維。所以,賴香吟才會在《母系銀河》之前序〈童女之戰〉中寫著:「芬伶如此勇敢,如此慷慨,不斷說著自己的故事,即使悲哀也說得好聽」,「走在一種真實而不可預料的方向上,不以主義,而以肉身迎向世俗,衝撞既有體系」,「近年為文每每使人驚心動魄,正是因為她何等誠實無所畏地將肉身之痛寫出來。」

期待這樣的書寫其實有點殘酷,所以以朋友立場寧可希望對方「生活稍事平安」,不要一再負傷,但就散文創作而言,無疑是值得關注與討論的。


(2007.08)

留言

  1. 感覺這篇最近應該會常常被搜尋到XD
    我還記得我們當年用了一整堂課討論三毛:)
    版主回覆:(2012-10-18 11:32:21)
    吼,陳雨漣不要害我= =
    我身在江湖、心不在,也不想上「舞台」……→超想代言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了(哪裡?@@)
    而且這事已經有點「誇張」,最初是主辦單位要去求證的,不是「事主」吧。

    (但你上課好認真,我要哭了嗚嗚嗚。當時是因為馬中欣出了一本《三毛真相》吧。好可怕,十一年前了@@)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幸運草(5.1更新)

強震後第二天,在家裡看新聞看得心裡悶悶的,決定出去走走。到摩斯喝咖啡時,店員微笑說:「今天日摩斯日。」所以給我一張折價券,然後一包幸運草的種籽。 我有點恍然,因為去年此日在台北我也剛好光顧了摩斯,然後拿到一份厚紙板製的資料夾。拿著幸運草種籽,彷彿撫慰了我的心一般。雖然匆匆離開,我把它帶回台北了。沒有綠手指的我,能把它養大嗎? 卡片打開是這樣的,看見來自各方溫暖的笑臉,以及充滿元氣的蔬果和農民。(對照著剛剛發生的大災難,有種被撫慰又感傷的情緒。)   然後這是栽種的說明(節錄),若冒出芽來我一定Po出來! 另外是,我忘記了,其實我不能帶種籽入境!大家不要出賣我,我不是故意的……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011.3.30 它們現在長這樣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011.3.31 今天是這樣。 有長大。^^ 2011.4.10 今天長成這樣了。   2011.4.25 已經滿月了,它們的樣子。(這個品種似乎跟台灣原生種的醡醬草不太一樣。)   2011.5.1 看到了嗎?出現小小四つ葉!!!  

十二月的開場

說出來的事情就希望自己做到,何況是感謝和歡樂的事,在工作之外的「表演」,沒有比這個更心甘情願的了。從這件事情「成真」開始,就認真覺得不要回到職場空間來,畢竟彼此之間跟原來的空間已經「沒有關係」,而且世代相距甚遠,又各自有工作。所以應該當成一個獨立的社群,我是這麼想的。 沒想到大家也確實努力在幫忙找適合的地方,如果沒有bambi菜菜偽門生的提供我是茫無頭緒的,之後開始勘查、確認,一切很順利的成形。      你們有些彼此不認識,但各自都有與我的「接點」。 momo和小刀,沒有比你們更早的一代了。讓我認真想起2000年的自己是什麼模樣。momo其實我記得「所有」的事:) 雨漣我們是「外遇」的朋友吧,還「同梯」咧(歲末一定要看《 鬼壓床了沒 》!XDD)。 看到菜菜其實很想抱一下(bambi努力上班,我穿了U牌防寒衣「應援」她了),缺一咖的B.O.Y我們淵源好深! 圖片空白的99一切盡在不言中……^^ 天團妹妹最愛我了(←很敢講之我也愛妳們>///<)。 隨時「出沒」身邊的偽門生好盡責的紀錄員! 年末是總結與感謝的時刻,2011年於我來說是驚濤駭浪,但我又多麼珍惜這些驚濤駭浪!儘管許多具體的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,但謝謝陪同我度過2011年的大家,在料想不到的時刻藏在雲端給我很多支持…… 這一天,是給「小朋友」的東京生活完結篇。 雖然真實世界總是不堪,但希望2012都有美好的事物降臨。給我們繼續向前走的勇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題外話是前幾天與Annick、以及前同事聚餐,意外在第一時間見證了前同事的「關鍵時刻」。 「你們比我太太還早知道呢!」(Annick應該樂翻XDD) 非常非常高興參與了前同事的這一刻! 十二月能這樣開場真是太好了。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