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〈散文創作四講――從基本認識與準備出發〉
散文家林文月女士談到自己專事散文創作的契機,總不忘提起大學時修臺靜農先生小說習作課的往事。臺先生說她的小說雖然寫得不錯,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物包括販夫走卒講起話都像受過大學教育?她當然立刻聽懂了老師的批評,知道自己在小說創作上的缺失,也成為日後選擇散文經營的思索之一。這個選擇並不是因為受到挫折,而是促使自己清楚的去掌握每一種創作文體的特質,與自我體認。
小說的「作者我」是隱性的,各種角色/人物的塑造是顯性的,若無法在小說角色的「扮演」上有精準的展現,既缺乏說服力,作品也難以成功。如果知道自己對角色掌握並不擅長、又因故無法朝此方向盡情努力或擴充體驗,那麼,在先天條件上就有不足。
散文的「作者我」則是顯性的,呈現的就是「我」的生活、「我」的想法、「我」的觀察、「我」的體悟,而不是假託別人的角色發言(如小說),也不是化身在文字裡露臉(如詩)。但相對的,「我」之豐富╱貧乏、單調╱趣味,便直接影響著散文的品質,那可以是由生活體驗的廣度來決定,也可以從人生思維的深度來提供。
選擇專事散文創作,或有學者生活侷限性的考量,但這並不表示散文容許侷限性,林文月涵蘊了研究背景的專長,結合新舊元素,經營散文的創意與深度。1996年出版《京都一年》,樹立了旅行散文在「奇風異俗」之外的文化書寫,即使有著羅列資料的「學術論文風」,置於今日蔚為風潮的旅行群書之中仍無可取代;《擬古》則為取自六朝詩歌「擬古」之作的散文試驗 ,以古典文學的養分促發創作思維,充分憑藉了學養所長;《飲膳札記》中巨細靡遺、極具個人風格的「文學食譜」與人情描摹,亦成為近年流行之飲食書寫中的重要作品。不斷試驗、時時超越、避免重複,建立並維持長達三十多年的散文品牌。這些都立足在充分了解文體特質,並能「知己」善用的基礎上。
以「我的敘述」為主體的散文創作,比起其他文類,作者在文字思維與內涵上的「承擔」,以及辨識度上是相對清楚的。但當我們閱讀了眾多散文典範:如徐志摩的縱情浪漫、周作人的「青果味」、夏丏尊的簡淨、梁實秋的趣味、張愛玲的語言機鋒……等,忙著消化、學習之前,最好先自我檢視一下。
譬如徐志摩寫翡冷翠是這樣的:
在靜僻的道上你就會不自主的狂舞,看著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種種詭異的變化,因為道旁樹木的陰影在他們于徐的婆娑裡暗示你舞蹈的快樂;你也會信口的...